西安洗浴/外卖会所

考古发掘见证运河千年繁华——第三届“安徽考

发布时间:2024-06-03

  悠悠汴河,穿越千年。“在隋炀帝时代所开凿的运河中,通济渠是开凿时间最早的一条。”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在安徽省境内的遗址长约180千米,自河南永城进入安徽省境内,流经淮北、宿州两市。2014年6月24日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安徽段的“柳孜运河遗址”和“泗县5.8公里活态运河”位列其中。

  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变迁,曾经蜿蜒曲折的河道早已变为炊烟袅袅的村庄,但流淌在时光里的千年文化经久不息……5月25日下午,第三届“安徽考古走进中小学”大型公益活动第5场来到合肥师范学院附属西安路学校,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陈超娓娓道来,为同学们揭开隋唐大运河曾经的璀璨与繁华。

  说起大运河,人们立马会想到,从北京至杭州的漫长水路——京杭大运河。但历史上,还有一条比京杭大运河开凿时间更早,线路更长,工程量更大的运河,这就是隋唐大运河。

  “大地是历史的书页,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走近一段埋藏在地下的历史,发现和课本上不同的隋唐大运河。”活动当天,陈超直接入题。公元605年,隋炀帝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先后开凿通济渠和永济渠,形成了南起余杭(杭州),北至涿郡(北京),全长2700公里的隋唐大运河。

  通济渠,是隋唐大运河段的重要一段,全长650公里。它流经安徽省境内的淮北市濉溪县、宿州市区、灵璧县、泗县,全长约180公里。汴水,在宿州当地又称古汴河,指的就是通济渠。

  岁月流逝,沧海桑田。180公里清波,只剩下泗县长约28.1公里、保留原始风貌的水道,成为一扇见证历史的活态窗口。

  陈超介绍说,1998年,在淮北市濉溪县一条“宿州—永城”的公路施工中,当公路修至柳孜集村时,人们发现拆迁的屋基下有摆放整齐的一排排条石。这些条石方正、结实,一层又一层,取之不尽。经过文物部门考古发掘,才揭开了柳孜大运河遗址的神秘面纱。

  经过考古发掘之后,把这个运河的本体,还有一个当时的石柱台体发掘出来之后,这个点就是经过通济渠的一个重要的遗址点。

  经过发掘,一座东西长14.3米、南北宽9米、高5.5米的石构建筑重见天日。石构建筑的西部,还发现了两艘保存完好的木质沉船。清光绪《宿州志》记载,明代之前柳孜就是一个繁华集镇,在此找到了实证。

  这里,河道、桥墩的遗迹清晰可见。长虹一样的拱形桥,与《清明上河图》中的桥梁相似。陈超介绍说:“当年考古队在大运河柳孜段共发掘出九艘唐宋沉船以及大批精美的古陶瓷器,这些瓷器来自全国20多个著名窑口,如越窑、景德镇窑、建窑、吉州窑、定窑等。20多个窑口的精美瓷器见证着当时运河漕运、商旅活动的繁盛。”

  2014年,中国提交的“大运河”文化遗产申请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淮北濉溪县柳孜运河遗址、宿州通济渠泗县段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据介绍,当时大运河申报的系列遗产包括中国大运河河道遗产27段。其中,通济渠泗县段28.1公里故道是隋唐运河现存最完整的一段“活运河”。皖北大地第一次有了惊艳世界的文化亮点,安徽的世界遗产呈现“南黄山北运河”的格局。

  大运河沿线文化遗存十分丰富。位于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的柳孜运河遗址入选“1999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遗址内出土的宋代河堤、虹桥遗址、木质沉船等重要遗迹,是我国隋唐大运河水工设施遗址的首次发现。该遗址考古发掘出土文物9000多件,涵盖了隋唐宋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引起同学们关注的是,在隋唐大运河遗址发掘中,发现了擂钵和瓷杵。陈超介绍,这是古人用来擂茶的器具。陈队长说:“我们现在人喝茶,一般直接把茶叶放到茶壶或者茶杯中,用开水冲泡。但是古人不同,他们喜欢用擂茶的方式饮茶。擂茶是古代一种饮茶方式,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具体做法是先将茶叶磨碎,再辅以佐料研磨,温火煮开后饮用或者用热开水冲开饮用,和我们现在喝的奶茶非常相似,所以有奶茶始祖之称。”

  1000多年过去了,通过当地对大运河的修复和保护,大运河沿河的景观重新成为了一个旅游打卡地。这些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名片,让大运河安徽段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个多小时的分享时间很快过去,同学们意犹未尽。互动环节,同学们热情举手抢答,现场迭起,掌声笑声不断。他们准确、精炼的回答,彰显出丰厚的知识储备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热爱。

  “我们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让学生们能够近距离感受到考古的魅力,了解考古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同时,我们也希望学生们能够从中学习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认识到每一件文物背后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合肥师范学院附属西安路学校副校长沈章军说:“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传承。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公益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增长知识,还能够培养出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合肥师范学院附属西安路学校八(4)班学生王梓芮告诉记者,通过这次讲座了解了隋唐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它见证了中国文化的发展。通过考古出土的文物,如瓷器、船等,可以判断当时两岸人民的生活状况,能够对中国的历史有更深刻地了解。”七(1)班学生彭宇博说:“这次活动很有意义,给了我们一次探索历史的机会,激发了我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也许未来我们身边也会出现考古学家。”

  陈超连续参与了三届考古进校园活动,成为了同学们眼里的“考古大神”。他说:“考古是从课堂走向田野的一项工作,而考古进校园则是从田野又回归到课堂,让学生通过考古的方式了解中国历史文化。通过讲座,发现学生们的历史知识储备非常丰富,学生们提出各种问题,也能促进考古工作者进一步思考,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

  古遗址,被视作“凝固的历史、无字的史书”,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珍贵遗存。借助当古研究的技术手段与数据采集功能,这些历史遗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历史的原貌,印证着人类存在及发展的点滴痕印,也成为祖先留给今人的宝贵财富。

  千年岁月流转,古风余韵依旧。隋唐大运河安徽段,在历史与现实中交错,以独特的形态诉说着属于自己的那段精彩和传奇。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考古发掘见证运河千年繁华——第三届“安徽考古走进中小学”第5场走进合肥师范学院附属西安路学校

  悠悠汴河,穿越千年。“在隋炀帝时代所开凿的运河中,通济渠是开凿时间最早的一条。”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在安徽省境内的遗址长约180千米,自河南永城进入安徽省境内,流经淮北、宿州两市。2014年6月24日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安徽段的“柳孜运河遗址”和“泗县5.8公里活态运河”位列其中。

  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变迁,曾经蜿蜒曲折的河道早已变为炊烟袅袅的村庄,但流淌在时光里的千年文化经久不息……5月25日下午,第三届“安徽考古走进中小学”大型公益活动第5场来到合肥师范学院附属西安路学校,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陈超娓娓道来,为同学们揭开隋唐大运河曾经的璀璨与繁华。

  说起大运河,人们立马会想到,从北京至杭州的漫长水路——京杭大运河。但历史上,还有一条比京杭大运河开凿时间更早,线路更长,工程量更大的运河,这就是隋唐大运河。

  “大地是历史的书页,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走近一段埋藏在地下的历史,发现和课本上不同的隋唐大运河。”活动当天,陈超直接入题。公元605年,隋炀帝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先后开凿通济渠和永济渠,形成了南起余杭(杭州),北至涿郡(北京),全长2700公里的隋唐大运河。

  通济渠,是隋唐大运河段的重要一段,全长650公里。它流经安徽省境内的淮北市濉溪县、宿州市区、灵璧县、泗县,全长约180公里。汴水,在宿州当地又称古汴河,指的就是通济渠。

  岁月流逝,沧海桑田。180公里清波,只剩下泗县长约28.1公里、保留原始风貌的水道,成为一扇见证历史的活态窗口。

  陈超介绍说,1998年,在淮北市濉溪县一条“宿州—永城”的公路施工中,当公路修至柳孜集村时,人们发现拆迁的屋基下有摆放整齐的一排排条石。这些条石方正、结实,一层又一层,取之不尽。经过文物部门考古发掘,才揭开了柳孜大运河遗址的神秘面纱。

  经过考古发掘之后,把这个运河的本体,还有一个当时的石柱台体发掘出来之后,这个点就是经过通济渠的一个重要的遗址点。

  经过发掘,一座东西长14.3米、南北宽9米、高5.5米的石构建筑重见天日。石构建筑的西部,还发现了两艘保存完好的木质沉船。清光绪《宿州志》记载,明代之前柳孜就是一个繁华集镇,在此找到了实证。

  这里,河道、桥墩的遗迹清晰可见。长虹一样的拱形桥,与《清明上河图》中的桥梁相似。陈超介绍说:“当年考古队在大运河柳孜段共发掘出九艘唐宋沉船以及大批精美的古陶瓷器,这些瓷器来自全国20多个著名窑口,如越窑、景德镇窑、建窑、吉州窑、定窑等。20多个窑口的精美瓷器见证着当时运河漕运、商旅活动的繁盛。”

  2014年,中国提交的“大运河”文化遗产申请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淮北濉溪县柳孜运河遗址、宿州通济渠泗县段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据介绍,当时大运河申报的系列遗产包括中国大运河河道遗产27段。其中,通济渠泗县段28.1公里故道是隋唐运河现存最完整的一段“活运河”。皖北大地第一次有了惊艳世界的文化亮点,安徽的世界遗产呈现“南黄山北运河”的格局。

  大运河沿线文化遗存十分丰富。位于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的柳孜运河遗址入选“1999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遗址内出土的宋代河堤、虹桥遗址、木质沉船等重要遗迹,是我国隋唐大运河水工设施遗址的首次发现。该遗址考古发掘出土文物9000多件,涵盖了隋唐宋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引起同学们关注的是,在隋唐大运河遗址发掘中,发现了擂钵和瓷杵。陈超介绍,这是古人用来擂茶的器具。陈队长说:“我们现在人喝茶,一般直接把茶叶放到茶壶或者茶杯中,用开水冲泡。但是古人不同,他们喜欢用擂茶的方式饮茶。擂茶是古代一种饮茶方式,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具体做法是先将茶叶磨碎,再辅以佐料研磨,温火煮开后饮用或者用热开水冲开饮用,和我们现在喝的奶茶非常相似,所以有奶茶始祖之称。”

  1000多年过去了,通过当地对大运河的修复和保护,大运河沿河的景观重新成为了一个旅游打卡地。这些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名片,让大运河安徽段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个多小时的分享时间很快过去,同学们意犹未尽。互动环节,同学们热情举手抢答,现场迭起,掌声笑声不断。他们准确、精炼的回答,彰显出丰厚的知识储备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热爱。

  “我们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让学生们能够近距离感受到考古的魅力,了解考古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同时,我们也希望学生们能够从中学习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认识到每一件文物背后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合肥师范学院附属西安路学校副校长沈章军说:“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传承。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公益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增长知识,还能够培养出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合肥师范学院附属西安路学校八(4)班学生王梓芮告诉记者,通过这次讲座了解了隋唐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它见证了中国文化的发展。通过考古出土的文物,如瓷器、船等,可以判断当时两岸人民的生活状况,能够对中国的历史有更深刻地了解。”七(1)班学生彭宇博说:“这次活动很有意义,给了我们一次探索历史的机会,激发了我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也许未来我们身边也会出现考古学家。”

  陈超连续参与了三届考古进校园活动,成为了同学们眼里的“考古大神”。他说:“考古是从课堂走向田野的一项工作,而考古进校园则是从田野又回归到课堂,让学生通过考古的方式了解中国历史文化。通过讲座,发现学生们的历史知识储备非常丰富,学生们提出各种问题,也能促进考古工作者进一步思考,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

  古遗址,被视作“凝固的历史、无字的史书”,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珍贵遗存。借助当古研究的技术手段与数据采集功能,这些历史遗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历史的原貌,印证着人类存在及发展的点滴痕印,也成为祖先留给今人的宝贵财富。

  千年岁月流转,古风余韵依旧。隋唐大运河安徽段,在历史与现实中交错,以独特的形态诉说着属于自己的那段精彩和传奇。

  悠悠汴河,穿越千年。“在隋炀帝时代所开凿的运河中,通济渠是开凿时间最早的一条。”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在安徽省境内的遗址长约180千米,自河南永城进入安徽省境内,流经淮北、宿州两市。2014年6月24日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安徽段的“柳孜运河遗址”和“泗县5.8公里活态运河”位列其中。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变迁,曾经蜿蜒曲折的河道早已变为炊烟袅袅的村庄,但流淌在时光里的千年文化经久不息……5月25日下午,第三届“安徽考古走进中小学”大型公益活动第5场来到合肥师范学院附属西安路学校,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陈超娓娓道来,为同学们揭开隋唐大运河曾经的璀璨与繁华。

15291659306

取消